2023-06-30 01:32:24 来源 : 兰州日报
“出行无忧、贴心一路。”这是兰州轨道人用心喊出的服务口号。
【资料图】
工建中心检修
“地铁梦”是兰州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也是2600多万陇原儿女的殷殷期盼。20世纪70年代末,兰州市在国家批准实施的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设想。2014年3月28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涉及面广、周期长、任务重、时间紧,施工难度大,势必会给城市交通、环境和市民出行带来影响。为此,兰州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统一组织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期间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兰州市通过认真调研,出台了一整套交通科学疏导措施和方案,确保工程建设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克难啃硬无坚不破 匠心打造工程
2014年是兰州轨道交通建设元年。随着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60多家参建单位、2万多名建设者、19台盾构机,栉风沐雨、不分昼夜,用最短时间打通37公里隧道,建成20座车站。
建设初期盾构穿越黄河是地铁给兰州轨道人出的第一道考题,也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高水头、高压力是考题的全部已知项。如何作答,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大题。施工现场数十名专业工程师不断比对着水纹、地质等勘测资料,为了获得更翔实更贴切的数据,他们用等比例搭建模型的方式一次次试验、一笔笔记录,期间收集的试验数据足够支撑一个中等规模的隧道施工。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11月1日,“金城5号”盾构机缓缓从黄河北岸始发,向着南岸的预定接收位置掘进。10米……100米……500米……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后,“金城5号”顺利抵达黄河河道北岸预定位置。当日,在“穿黄”盾构施工现场,盾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施工过程中除了地质、水文条件外,面对高压水透涌、工作面失稳、盾构卡机、螺旋管喷涌等一系列问题,每掘进一环,需要两个小时,而这一环的准备时间是掘进时间的十倍。每次盾构掘进前,都要按照施工方案严格分析对比上一次掘进后的施工数据、监测数据,对盾构机的姿态、掘进扭矩、注浆量等数据进行调整,工程师们要将调整后的数据拿到模拟环境下反复试验,在得到稳定的结果后,现场指挥员才会下达掘进施工的指令。每次掘进两三环后,之前的各类数据和技术指标都要进行重置,在实际施工中最多掘进6环就要重新进行掘进数据调整。”
“零距离”体验收车后更加繁忙的地铁
2019年7月31日夜晚,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满月”之时,记者走进了停运后的地铁站,而此时的繁忙程度一点不亚于白天。当晚,在轨道交通隧道中记者看到,白天漆黑一片的地铁隧道中昏暗的灯光渐渐被点亮,一群头戴安全帽、头灯,身着反光服、绝缘鞋,手提探照灯和工具的工作人员分班组进入了各个轨道区间,开始夜间检修及巡查工作。
当日凌晨2时30分,车辆部的李恩正在和同事一遍遍地检查着车辆,从车体外部到车厢内部,从车头设备到车底部件,李恩和同事拿着手电筒缓慢移动着脚步,不时还用手触碰一下设备,生怕遗漏一丝细节。据李恩介绍,车辆部主要负责保障车辆运行安全,每晚23时在最后一班列车入库后,车辆部就投入了紧张的检修工作中,利用5个小时完成全部26列车的日检工作,以确保第二天车辆的正常运行。
此时,在列车库一侧的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调度中心也依然一片繁忙,每个工位上都有专职负责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虽说已入深夜,但工作人员依旧精神满满地认真注视着自己所负责的大屏信息,并不时记录着,工作台上的电话似乎也很配合得从未间断过,全线各种信息不停地向这里报告汇总,然后经专业分析后发出调度指令。时隔多年,记者依旧记得当晚调度部值班主任付磊那张看不到一丝慌乱或紧张的面庞,只见他目光自信坚定,向各工位下达着一道道调度指令,丝毫没有拖沓。
贴心服务交上满意答卷
“出行无忧、贴心一路”这是兰州轨道人用心喊出的服务口号。在每个平凡日夜里,为有紧急情况的乘客垫付车费、为宝妈们提供母婴服务、为走失的小孩找到家人、为残障人士提供便捷服务、为突发疾病的乘客提供救助等等这些爱心善举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而应对这些紧急事务的,正是近2000名在调度、客运、车辆、通号、票务、安保等29个工种88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为市民乘客的绿色出行累计提供了超过1万小时安全、专业、精细、高效的贴心服务。
答试题、测酒精、填日志是电客车司机每天的“必修课”;口罩、糖果、创可贴则是站务人员每天的“必备品”;排查违禁品、危险品、可疑人员是安保人员每天的“必答题”,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换来的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运行图兑现率99.99%,列车正点率99.99%,其他各项关键运营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的优异成绩。
如今,兰州轨道交通以做精做活运营管理服务工作为总要求,多举措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推动运营服务向专业化提升,向品质化转变,向规范化发展,以服务树品牌,不断增加市民乘客对兰州轨道交通服务品牌的感知度、认可度。
记者手记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9年6月建成运营,线路穿越主城四区,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城建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民生工程。期间顺利完成了国内首次四穿黄河盾构施工,成功攻克红砂岩地质稳定性差的世界级技术难题……这些重要建设节点《兰州日报》一一见证。
多年的跟踪报道中,令记者最难忘是在首次“穿黄”成功后,当全体施工人员还沉浸在喜悦时,外国涵隧专家却对向南岸推进时需要更换盾构机刀头的方案给出了“不可能”的答案。根据经验,在普通大气压下的更换作业都可以迫使一个大型隧道工程变更设计方案,更不用说在“盾构穿黄”的高气压状态。然而,兰州轨道人没有放弃,将“人一之我十之”的甘肃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边摸索边实践,硬是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抗高压作业队伍,总结出了一整套适用同类施工的专项方案。当时,已80多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在地下47米深的穿黄隧道中面对镜头伸出大拇指,赞叹兰州轨道交通人:“你们正在创造历史。”
标签: